凯发国际全年完成进出口9117.2亿元,同比增长7.4%,占同期山东省进出口总值的27.4%;进出口、出口、进口值均创历史新高;累计连续33个月保持正增长,实现三年跨越四个千亿级台阶的历史性突破......外贸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枢纽,来自青岛海关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2年,青岛外贸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。
草木萌发,万象更新。近日,闪电新闻记者又从青岛市商务局获悉,今年聚焦“加快建设贸易强市”,青岛将从六方面入手,想方设法优政策、抢订单、拓市场,力争实现全年外贸进出口过万亿元目标。
从增速上看,青岛外贸进出口在去年连续12个月30%以上高速增长基础上,实现固稳提质任务目标,三年平均增幅15.4%,高于全国5.4个百分点;从外贸主体看,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近7成,且比重提升;从贸易伙伴看,东盟、美国和欧盟是青岛前三大贸易市场。2022年,青岛市对东盟进出口1743.3亿元,增长28.8%,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19.1%,自2020年起连续3年保持第一大贸易市场地位。此外,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3557.5亿元,增长11.4%;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%;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进出口600.1亿元,增长20.1%……作为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,青岛是外贸大市,这张“成绩单”放在全国各个维度的坐标中都相当亮眼。
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从总量来看,自2021年连续突破7000亿元、8000亿元关口后,2022年青岛外贸再次突破9000亿元大关,三年跨越四个千亿级台阶,充分展现了青岛外贸的强大韧性。
据介绍,2022年以来,青岛市以变应变,先后印发《推动国际贸易能级提升的实施意见》《青岛市推进外贸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》,及时兑现支持政策,释放潜力、发挥效应、扩大规模,全市外贸得以在高基数下实现历史性跨越。这其中,有几项数字分外提振信心——
市场主体方面,海尔海外电产、渤海农业、邦达吉通国际物流等7家企业被商务部等五部门认定为大型骨干外贸企业,全市全年新增贸易主体超过1000家;
新业态新模式方面,2022年青岛市跨境电商进出口超600亿元,同比翻番。目前青岛市在境外设立的公共海外仓超过60个,总面积超31万平方米,服务外贸企业超6000家;
畅通国际物流方面,青岛-大阪点对点滚装班轮直航快线开通,形成中日韩海上快速物流黄金大通道。2022年,山东港口青岛港货物吞吐量跃居全球第四,集装箱超越釜山港,跃居全球第六。上合示范区全年开行中欧班列(齐鲁号)775列,同比增长24.8%,居全省第一。
水到中流浪更急。来自商务部对外贸易司的信息显示,进入2023年,全球经贸形势变得极其严峻,下行压力明显加大。我国外贸领域的主要矛盾,从去年的供应链受阻、履约能力不足,已经转变为当前的外需走弱、订单下降,商务部已经明确,把强化贸易促进、密切供采对接摆在优先位置来抓,全力支持外贸企业抓订单、拓市场。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前沿,青岛将在与国际市场深度互动互促中,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,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为青岛城市能级提升开拓新空间。据悉,今年聚焦“加快建设贸易强市”,青岛将从六方面入手,想方设法优政策、抢订单、拓市场,力争实现全年外贸进出口过万亿元目标。具体举措为:
线上线下融合开拓国际市场。实施好外贸拓展行动,创新跨境线上线下办展、境外代参展等融合办展,重点组织好20场境外线上线下展会。开展“千帆行动”,实施“百团千企万人”拓市场攻坚计划,凯发国际“一国一策”制定工作方案,组织行业领军企业、海外仓运营商等企业拓展海外销售网络,加大政策支持力度,助力企业走出去抢订单。抢抓RCEP、CPTTP等自贸协定机遇,深化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和自贸协定签约国家贸易合作,拓展新兴市场,稳固欧美日韩等传统市场。
贸易与产业融合优化资源配置。壮大12个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,创新“基地+展会”“基地+品牌”等模式,提升“青岛制造”国际竞争力。突出数字赋能,实施外贸企业数字化评估和诊断系列行动,推动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。推进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开展工作机制、凯发国际平台建设、业务模式、监管服务创新。结合重点产业发展需求,扩大大宗商品、能源资源等进口。
服务与货物贸易融合创造发展新空间。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,巩固已落地试点成果,加快完成全部试点任务。提升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位次,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外包,服务外包执行额突破140亿美元。打造服务贸易特色集聚区,重点在西海岸新区培育数字贸易园区,在上合示范区培育物流园区,在市南区布局数字和航运服务贸易园区,在崂山区布局数字金融园区。推进航贸金协调发展,增强青岛口岸货源吸附力。提升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质量,研究出台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支持政策,提升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质量。加快数字贸易发展,制定《青岛市数字贸易发展指导意见》,推进先进制造业和数字贸易产业协调发展。
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。鼓励和引导内外贸企业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,积极扩大肉类、水果、汽车等优质消费品进口,培育利群、新华锦、国信、青啤等一批“内外贸一体化”示范企业。开展“赋能千企内外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”专项培训行动,壮大青岛市内外贸融合产业共同体成员规模。支持外贸企业与国内大型连锁商超、零售批发商对接拓展内销市场。
壮大发展新业态新模式。做大做强跨境电商,力争跨境电商市场主体超万家、规模突破1000亿元。稳步推进公共海外仓高质量发展,推广复制“前展后仓、展仓一体”新型海外仓模式。实施特色“产业带+跨境电商”培育行动。创新开展跨境电商人才培养,举办第三届青岛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大赛。深化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,实施市场采购出口商品便利化原产地签证模式,拓展正面清单产品目录,探索“市场采购+外贸综合服务企业”模式,扩大出口规模。支持青岛自贸片区、上合示范区、综保区企业借助政策优势发展离岸贸易、易货贸易,规范开展转口贸易。
优化外贸发展“生态雨林”。加大龙头贸易企业培育,引导外贸龙头企业和总部型企业将外贸业务归集总部运营,新增外贸主体1000家。加大外贸企业服务力度,建立大型骨干外贸企业工作联系机制和外贸“白名单”制度,部门联动开辟绿色通道,积极协调解决企业困难。加强供应链金融创新应用,商务部门要加大汇率避险业务宣传,联合金融机构探索建立统一的“青贸贷”保单融资服务平台,拓展“齐鲁进口贷”业务产品,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支持。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,引导企业注重RCEP实施后新型贸易方式应用,联合海关部门加大AEO(经认证的经营者)企业培育力度,推广进出口货物“提前申报”“两步申报”“先放后检”等监管改革新措施。打造“外贸护航”品牌,开展贸易调整援助试点工作,建立贸易摩擦法律服务团,提高区市和企业应对贸易摩擦能力。
2023年伊始,随着多省市包机出海抢订单, 拼外贸拼经济的“号角”再一次吹响。已站上9000亿关口、明确了主攻方向与目标的青岛外贸,其强大韧性必将在今年的进出口数据上再一次全方位得以呈现,并朝着外贸“万亿之城”砥砺进发!(杨玉金 贺晓菲)
山东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 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韩正出席并发言 林武主持 周乃翔陆治原出席 3月5日下午,出席十四届全国一次会议的山东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,审议政府工作报告。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会议并发言。…
林武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 加快塑成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努力为全国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3月5日下午,省委、省会主任林武在十四届全国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。 林武说,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,通篇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总结工作全面客观,目标安排科学合理,任务部署务实精准,符合党的二十大精神、顺应全国人民期盼,是一个高举旗帜、凝心聚力的好报告。…
省委会召开会议 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和习总重要讲话精神 研究项目建设、工业经济发展等事项 3月1日上午,省委会召开会议,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,传达学习习总在中央协商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,研究审议有关工作事项。 省委林武主持会议并讲话。…
林武在烟台威海调研时强调 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 不断取得高质量发展新成就 2月20日至22日,省委林武先后到烟台、威海市,深入企业、园区、科研机构等进行调研。他强调,要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,强化科技创新,深化改革开放,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,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做强做优做大,不断取得高质量发展新成就。…
山东省举行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 1000余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建设 林武宣布开工 周乃翔讲话 葛慧君陆治原出席 人勤春来早,奋进正当时。2月14日上午,山东省举行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,动员全省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总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,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聚焦聚力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,加快实施一批重大项目,全面掀起项目建设热潮,确保一季度经济运行实现“开门红”、开局之年实现新突破。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