凯发国际● 二、研究内容 ● 国际贸易学作为应用经济学的重要分支, ● 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: ● 1、国际贸易纯理论 ● 2、国际贸易政策 ● 3、国际贸易实务
● 三、分析工具 ● (一)一般均衡分析 ● 1、生产可能性曲线、社会无差异曲线、一般均衡 ● (二)局部均衡分析 ● 1、封闭经济中的市场均衡 ● 2、开放经济中的市场均衡
● 二、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 ● (一)原始社会的国际贸易 ● (二)奴隶社会的国际贸易 ● (三)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 ● (四)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 ● (五)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贸易 ● (六)二战后的国际贸易
● 从17世纪下半期开始,首先在法国出现了主 张经济自由和重视农业的思想,从而逐渐形成 了重农学派。重农学派的创始人是弗朗斯瓦魁 奈。另一个重要人物是杜尔阁。
1.1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1.2 研究对象、内容与分析工具 1.3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
生和发展起来的。它的产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: ● (1)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,有可供国际交换的剩余
● (1)世界市场形成的特点 ● 第一,大机器工业的建立 ● 第二,销售市场和原料来源地的建立 ● 第三,许多大工业中心城市的形成 ● 第四,对荒芜原野的开发 ● 第五,物质技术基础建立
(2)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 第一,帝国主义列强已把世界瓜分完毕 第二,多边贸易、多边支付体系的形成 第三,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建立与世界货币的形成 第四,各国共同受世界市场行情变化的影响
● 二、凯发国际国际贸易的分类 ● (一)按商品或劳务的移动方向划分 ● 1、出口贸易,2、进口贸易,3、转口贸易 ● 4、过境贸易,5、复出口贸易,6、复进口贸易 ● (二)按统计标准不同划分 ● 1、总贸易:以国境为标准, ● 分总进口和总出口 ● 2、专门贸易:以关境为标准, ● 分专门进口和专门出口
● 1、每个国家都应根据自己的条件去专门生产比 其他国家成本都低的产品,使资本和劳动从生产效率 低的行业转移到生产效率高的出口行业,然后彼此交 换,其结果各国便都能增加利益,通过国际分工并利 用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就能实现资源的再配置和 生产效率的提高。斯密便极力主张每个国家都应对内 采取自由放任政策,对外实行自由贸易政策。
● 重农学派对贸易并不重视,但他们从“自 由经济”的基本理念和法国农民的实际利益出 发,反对对贸易进行干预的政策,提出了自由 贸易的口号。
●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•斯密在1776年发表国民 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》(简称《国富 论》),对重商主义进行了深刻批判,提出了 倡导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的绝对优势理论。
● (三)按交易对象的性质划分 ● 1、有形贸易 ● 2、无形贸易 ● (四)按有无第三者参与划分 ● 1、直接贸易 ● 2、间接贸易 ● (五)按参与贸易国家的多少划分 ● 1、双边贸易 ● 2、三角贸易 ● 3、多边贸易 ● (六)按清偿方式的不同划分 ● 1、现汇贸易 ● 2、易货贸易
●4、劳动的规模收益不变; ●5、商品和劳动力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; ●6、国家间实行自由贸易,不存在政府对贸易的
产品; ● (2)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国家的产生。 ● 从根本上说,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
●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。 它是社会生产 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,是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 限的产物。
● (1)地理大发现促进了近代国际分工的萌芽 ● (2)18世纪产业使近代国际分工形成 ● (3)19世纪末的垄断资本主义使国际分工进一步发展
和服务交换的场所,是由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 起来的各国商品流通领域的总和。 ● 1、世界市场的萌芽 ● 世界市场萌芽于16、17世纪。 ● 地理大发现为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形成奠定了基础。 ● 2、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形成
● 2、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分工即国际分工的基础是不 同国家各自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。
● 绝对优势理论的内容我们可以表述为:国际 贸易产生于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上。 每个国家由于先天或后天的条件不同,都会在 某一种商品的生产上有绝对优势,如果每一个 国家都把自己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都集中到自 己拥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的生产上来,然后通过 国际贸易,用自己产品的一部分去交换自己所 需要的其他商品,凯发国际则各国资源都能被最有效利 用,每个国家都能从中获利。